闭幕论坛 | 现实、虚拟和替代性未来
“时间的狂喜”闭幕论坛
现实、虚拟和替代性未来
本次主题论坛将围绕展览“时间的狂喜:重塑认知的媒介”中所涉及的时间、科技以及美学议题展开讨论,希望以当代媒体艺术的多样性实践为出发点,进一步思考今天真实与虚拟世界的界限,以及个体在面对深刻变化的自然环境、庞大的社会科技力量以及前所未有的媒介环境时如何做出判断的问题。这一检验并非试图划分明确的对立界线,而是重新认识这些边界对我们认知的影响。通过对城市、 基础建设、日常生活的繁杂网络等当代现实的介入,论坛的参与者将调研具体的艺术形态和纬度,审视今天再现的机制、联系的断裂以及操作的失效,或提出替代性的未来主义方案,以及艺术创作如何在新的形式、科技、人类甚至宇宙系统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影响。
论坛主持:胡斌、富源
专题发言:陈抱阳、富源、龙星如、李博文、刘娃、王洪喆、魏颖、覃小诗
时间:2018年3月31日13:00-18:00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活动免费,欢迎参加!
论坛日程
13:00-13:10
“时间的狂喜”策展人发言
13:10-14:50
真实与虚拟世界
发言:龙星如, 陈抱阳,李博文
主持:富源
14:50-16:00
自由意志与狂喜
发言:刘娃,王洪喆
主持:胡斌
16:00-16:10
茶歇
16:10-17:20
生命权力与宇宙博物馆
发言: 魏颖, 富源
主持:胡斌
17:20-18:00
未来绿地
表演:覃小诗
演讲题目及演讲者简介
陈抱阳:《作为作者的科技》
我的创作主体是思考科技和艺术的关系,是一种对科技本体论的思考。比如在去年杨画廊的展览中,我把玻璃迷宫与VR世界错置,突出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间隙。同时,玻璃结构的内外构建出一组看与被看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隐喻了科技带来的阶级性。最近,由我自己对于crypto的体验,开始思考大众媒介在科技与人关系中的作用——大众媒介如同一个反向过滤器,中间不断的引入重新解读,其中有不全的,错误的,带有市场引导目的“噪音”。有时候,艺术家的创作已经由单纯自我挖掘,逐渐的变为和行业之间的相互碰撞。在此之中,对科技本身的思考,可能可以为避免掉入产品经理的预设提供方法。
(陈抱阳是一名新媒体影像艺术家与策展人,于201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他的创作力图营造一种新的关乎于认知与知觉的体验。通过将传统影像制作手段与新技术相结合,建立在体验与空间之上,他的创作手段包含他自编码算法和创新的工艺,它们可以创造极其混乱的表面;尽管如此,一定的秩序从“无为”中被构造并一直保存下来。他的方法是使用计算公式依据原始的影像,来重构出新的形态。在他的作品,他坚持“不可能的即兴”这一概念,即变化源于标准化,这一直是他必不可少的创作思想和实践。)
富源:《第八天的创造:生命权力与宇宙博物馆》
上帝在第七天结束了创造世界的基础建设后,世界开始交给人来主管,历史就是第八日创造的产物。发言将结合俄国宇宙主义哲学构想美术馆如何在今天构建社会记忆,以及提出关于城市未来主义的猜想。
(富源是“时间的狂喜:重塑认知的媒介”的联合策展人,也是研究性空间Salt Projects和艺术家写作杂志《Commonplace》联合创办人。批评文章见于《Artnews》、《ARTFORUM》、《Asia Art Pacific》、《BOMB》、《Flash Art》、《Frieze》、《Modern Painters》、《Yishu》、《艺术界》、《燃点》、《艺术世界》、《纽约时报》。)
龙星如:《屏幕生存图鉴》
《屏幕生存图鉴》一个在屏幕构成的时空困境里生存的计划。数字精密纪元,我们不再会被巨型短面熊吃掉。但我们亲手做出机器语言的暗箱,并丧失了对时空的数理控制。在线和离线之间、在场与不在之间的行为涨落,无孔不入地入侵着日常。
(龙星如,数据艺术研究者。作品展出于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FA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ISEA 国际电子艺术研讨会等。译《重思策展:新媒体后的艺术》,第一届IAAC国际艺术评论奖英文入围评论者,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艺术评论硕士。)
李博文:《游戏厅内的无聊:朝向被混淆了的艺术、电子游戏、无聊和友谊》
艺术和电子游戏因技术发展、互动及观看方式转变而产生的混淆状况在近年愈演愈烈。以“时间的狂喜”展览中的许多基于新式科技或文化状况创作的作品及近年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的电子游戏艺术为例,探索作为混淆状况基础的全面无聊感或友谊的意义。
(李博文是一名作者,他在2017年与艺术家孙诗共同在北京建立了怀俄明计划。)
刘娃:《关于自我意识》
当代神经科学的发展使得人类的情绪可以被量化和物化,而人文主义传统认为人的意识远比神经元的相互激发复杂得多。我的作品试图调和两者的矛盾,通过脑电波科技引发观众对于自身存在的思考,其自我意识便是人之为人的本质。
(刘娃于耶鲁大学获得人类学与艺术双专业本科学位,现于北京生活及工作。其作品涉及装置、绘画、音乐等媒介,并融合脑电波科技,探讨人与社会之间辩证的关系和界限,从个人经历为出发,意在唤起观者之间的共鸣。)
王洪喆:《狂喜与欣快症:技术时间的卷轴》
对技术时间加速的认知从十九世纪热力学和进化论的基本矛盾出发,分叉为狂喜与欣快症并存的现代主义经验。二十世纪技术未来观念的基本特征,是在技术时间箭头的可能性与限定性中审慎前行,而新世纪后这一平衡的打破,是尚未被察觉的图穷匕见。我想透过几位科学家(维纳)、理论家(施蒂格勒)和艺术家的实践,重访上世纪的技术时间焦虑,发起一次也许注定徒劳的预警。
(王洪喆,大学教师,研究涉及二十世纪的媒介史、科技史、信息社会与劳工问题。)
魏颖:《21世纪的生命政治与未来性别学》
分子生物学对于基因的突破性探索,使得后人类主义提出“普遍生命力”(zoe)一词,“它是将先前隔离开的物种、分类和领域重新连接起来的横向力”。分子生物学不仅创造了人类看待世界的全新视角,也促成了其对自身的重新审视——新的生命主体阐释和基于分子水平的生命政治学。在此影响下,现代生物医学手段亦带来对传统性别意识以及社会结构的颠覆。
(魏颖,策展人、作者,生活和工作于北京,其近期研究方向之一为后人类语境下的艺术与科技创作,包括: 生物艺术在科学史和思想史中的脉络;生物艺术家和机构个案研究等。她近期的策划的项目包括《当形式不成为态度——生物学和当代艺术的相遇》(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抵抗的涌现》(泰康空间)等,并担任“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的单元策展人。现担任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方向的研究员,在央美开设“生物艺术/艺术与生物媒介”等课程和工作坊,并策划了“EAST-科技艺术季”项目。她也是“泛生物艺术工作室(PBS)”的创始人,并在《意识重塑—后生物时代的艺术与意识》、《土地、导灵、科学与政治—关于后人类和新唯物主义的研讨会》等论坛担任讲者。)
覃小诗:《绿化带~与绿化带!》
我们被坚韧的绿化带所包围。在表演性讲座中,艺术家以绿化带的视觉语言作为切入点,与拟人化的绿化带展开对话,讨论被科技所模糊的个人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无限可能。
(覃小诗,艺术家。作品曾展于香港Para Site艺术空间,北京泰康空间,纽约犹太美术馆及皇后美术馆,首尔Weekend和温哥华221A。2015年MFA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并获得lotos基金会奖。近期正在为纽约的艺术杂志Triple Canopy进行委托创作。《无情灯》的创办者与主编。)